服务热线: 0371-67283596
菜单
荣誉成果

截止2018年底,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4项、国家863计划项目6项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、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;获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0余项(其中,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1项);获发明专利59项、实用新型专利31项、软件著作权18项;制修订国家标准13项、行业标准15项;出版专著9部,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(其中,SCI/EI检索36篇)。


盾构TBM工程大数据平台荣誉:2017年工信部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。2017年度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最佳实践案例。2018年国家工信部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。2018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。2018中国中铁企业现代化管理一等奖。2019年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。2019年第二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。2019年列入中国中铁内部产品、服务优采目录。2020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2020年入选中国中铁实用技术成果。
通过构建跨江越海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,解决了水下隧道与陆域道路连接、水下大断面交叉立交隧道结构设计难题;创建了跨江越海隧道施工防突水的控制技术体系,破解了水下隧道施工中极易发生突水灾难性事故的技术难题;创立了跨江越海隧道盾构掘进核心技术体系,突破了高水压下盾构长距离掘进的技术障碍;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获发明专利11项、实用新型专利3项、国家级工法1项、软件著作权1项、省部级工法2项。该成果整体应用于我国首座水下立交隧道——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等多座隧道工程,并推广应用到了衡阳湘江隧道、汕头苏埃海湾隧道、青岛地铁一号线跨海隧道工程等多座在建跨江越海隧道工程,其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,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跨江越海隧道的技术进步。
创建了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结构体系与设计方法,突破了以“盾构地中对接”新技术为核心,适应长距离、高水压、严重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与装备,创新了高速铁路特长双孔水下隧道运营控制关键技术,系统解决了高速铁路特长水下盾构隧道工程设计、施工、装备、运营中的系列难题。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、国家优质工程奖、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和菲迪克优秀工程奖;获发明专利12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0项、软件著作权1项;编写省部级工法9项、行业规范1项;出版专著2部、论文62篇。成果整体应用于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、我国建成的最长水下隧道和首座铁路水下隧道——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,打破了我国铁路“遇水架桥”的常规思维,实现了世界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从无到有的突破,被誉为“世界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技术的里程碑”。
针对超大异形全断面开挖、异形多曲率管片拼装等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,在超大异形全断面开挖技术、紧凑型刀盘驱动设计与多驱动联合控制技术、异形断面多曲率管片拼装机可靠性技术等十大方面实现突破,研发出新型多刀盘多驱动联合开挖技术、双螺旋耦动互馈与顶推载荷顺应性的土压自适应平衡技术,构建了管片拼装位姿的多体动力学模型,首创了7自由度管片拼装机构,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创超大(10m级)异形全断面隧道掘进机,填补了国内开挖异形断面规格大于70m2的空白。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;获发明专利6项、实用新型专利6项、软件著作权2项。该成果成功应用于郑州中州大道、新加坡汤申线、蒙华铁路白城隧道等十余工程,并在既有民居、商场等建筑群体地下联通作业项目中得到推广,为城市主干道下穿隧道、地铁站过街隧道、地下停车场、综合管廊、城市地铁双线隧道等市政、交通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。
9页次1/3|<<123>>|
电话:0371-67283596
传真:0371-67283597
邮编:450001
地址:河南省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
关注公众号
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 ©2019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
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